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跟随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公司承办的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实地参观,为北京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同时,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书香特色研学行系列活动,也是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书香致远 携手同行”——首都高校学生参与阅读共建项目之一。
北京化工大学在城市图书馆前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一座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随着主讲老师的声音参与活动的近百名参与活动的同学无一不驻足抬头,对刚刚荣获“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的首家中国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城市图书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新文化地标,更成为了广大青年学子向往的一座知识的殿堂。跟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同学们参观了借阅系统、立体书库、非遗文献阅览空间、艺术文献馆及元宇宙体验馆等。同时,还了解到了图书馆将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与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完美结合,借助超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并用两座“书山”,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之意打造出的“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阅读意境。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希望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习惯,从“书香观察官”的角度出发找到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全世界公共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和空间利用方面提出更多建议。
北京联合大学在运河博物馆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古桥研究院顾问王锐英老师在带领同学们离开北京城市图书馆,走近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途中,从建筑特色之美入手,带领同学们远观建筑形象,并告诉同学们,博物馆的两座建筑屋顶借用了一条“船”和五张“帆”的造型,并在两座建筑之间象征性设计了具有“河流”之意的水街,借助“船”“水”“帆”三个组成将京杭大运河文化融入了大运河博物馆设计当中。进入博物馆内,王锐英老师还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馆内展陈的斗拱结构,由此引申出大运河不仅漕运粮食,如通州张家湾还是修建京城所需木料的重要运输路径和集散地。王锐英老师结合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史和地势分析,介绍了大运河的行船方式、漕运方面涉及的技术手段,如通州粮仓的存储和经过通惠河船闸向京城的倒运,以及能够通过万宁桥进入什刹海的船只规格和船闸操控方式。王锐英老师特别强调,万宁桥是长江以北地区最古老的大运河桥梁建筑遗产,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北京联合大学在运河博物馆
北京广播电视台《打开文化之门》特约嘉宾、北京晚报《五色土》特约撰稿人,北京五中英语教师杨征也在带领同学们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介绍了京杭大运河对我国南北方文化交融、推动京津冀地区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隋唐大运河将北京地区同中原、江淮地区紧密联结起来;元代京杭大运河不仅满足了大都城漕运的需要还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发挥了政治国脉、经济命脉、社会动脉的重大作用,杨征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全国各地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帮助同学们感受从隋唐时期幽州就开始的与祖国南北各地之间的文化交融,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除此之外,杨征老师还特别为同学们延伸了明清藏书和帝王心系黎民苍生、尊崇孝道的趣闻轶事,希望同学们多多感受京城,在“书香京城”氛围的浸润下,感受京城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艺术中心
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也希望同学们深入了解北京“三个文化带”的文化内涵,为保护“文化带”历史遗迹,发掘“文化带”历史内涵,传播“文化带”历史文化提供切实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