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永不消逝的光荣与璀璨,纪念克林姆特与席勒逝世百年

      作者:彭嫣菡2018-10-09 09:19:40 来源:艺术商业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1/6)
      • 1/6
      • 2
      • 3
      • 4
      • 5
      • 6
      • 更多组图...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与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足以名列20世纪初奥地利最伟大的两位艺术家。虽然席勒的出生要比对他早年的艺术家生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克林姆晚近30年,但他们的名字往往与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所掀起的艺术运动联系在一起,其波澜奇谲的生平往事,则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今天,克林姆特与席勒的主要作品收藏在维也纳美景宫与立奥波德(Leopold)博物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两位画家的名字已经与维也纳这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城市热门旅行目的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美景宫,每日接待众多的来访者,而克林姆特的名作《吻》前络绎不绝的朝拜者,不免令隔壁一众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黯然失色。


      从“鲍尔夫人的肖像”开始

      位于纽约上东区86街的新画廊(Neue Galerie),是北美地区收藏德国与奥地利艺术的重要机构。新画廊藏身于一幢幽雅僻静的3层宅邸,首层是接待大厅、馆内书店及色调复古的维也纳式餐厅,这幢由Carrère &Hasting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学院派建筑起源于新古典主义样式在美国大行其道的20世纪初叶,在它落成的1914年,包括奥匈帝国在内的欧洲诸强则正式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新画廊的两位创办人Serge Sabarsky与罗纳德·S·劳德(Ronald S. Lauder)在1994年买下了这幢历史建筑,经过博物馆级别的内部改造,这所新兴的艺术机构于2001年进驻此地。对于新画廊的参观者而言,这里像一处只为真正的艺术爱好者所准备的庇护所,使他们可以暂时逃离两街之隔的大都会博物馆和北面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熙攘喧闹。

      走进位于2楼的展览大厅,这张名为《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的金衣女人像被放置在展厅右手边,与克林姆特的其他名作均匀地分布在装饰细节繁复的空间内部。这幅肖像大面积地使用光彩夺目的金箔来装饰画面背景,女子旋转的裙裾也使用了金色,上面不规则分布着黑色、灰白色和少量暗红色的几何图案,有的呈现出盛放的瞳孔与眼睛的形状。鲍尔夫人那灿烂的衣裙与贵重的首饰以及笼罩在她面庞之上的一层迷离的光晕,使她的美达到某种出神入化的巅峰。是的,人们总是会对美的事物感到愉悦,从而沉醉其中。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克林姆对女性客体的凝视眼光,战栗的危险潜藏在美丽端庄的表皮之下,一种混合着新奇、甜蜜与苦涩的情愫,将“美”隐喻为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欢乐的危险。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完成于1907年,描画的正是奥地利银行家和制糖大亨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新画廊同时在展厅中详细地整理了当时的钟表、首饰、烛台、玻璃器皿等生活用品和其他设计物,它们的图式为克林姆的绘画提供了参照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幅作品曾在德国入侵奥地利时被夺走,后存于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美景宫)。当整个欧洲再次陷入战争大潮时,国际间的政治力量在重新洗牌,大批艺术珍品也随之进入全球流转的动荡时代。这既是新帝国崛起的文化需要,也是新贵阶级和藏家们建立文化自信与社交品格的重要手段。一时间,各种跨越国境的艺术品转运渠道,成了冒险者们的乐园。鲍尔夫人的家族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重新拿回了作品的所有权,随后与作品一起漂洋过海、前往美国。

      2006年,《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以1.35亿美元的成交价被新画廊的创办人、收藏家、化妆品业巨头罗纳德·S·劳德拍得,创下了当时单幅油画的拍卖价纪录,也使得“金衣女人”一时名声大噪。评论家们甚至断言,正是克林姆的这幅作品,一举将新画廊带入了世界级艺术机构的行列,并在强者如云的纽约博物馆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将克林姆的作品解读为疯狂的艺术市场泡沫,或者仅仅是对女性的欲望与肤浅的装饰性,这样的声音一直存在着,且少有人为其在艺术史上应获得的地位而正名。1894年,作为学院派绘画的出色代表,克林姆受维也纳大学与文化教育部的委托,为大学的3个学院创作以《哲学》《法学》《医学》为名的穹顶壁面。这3幅作品陆续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内完成,不仅完全脱离了学院派的古典旨趣,反而生动地诠释了克林姆意象中的生命诞生与死亡、命运与知识的河流、真理与正义的女神……这些充满深意而不乏新意的主题,展现了克林姆将象征主义转化为寓言式的视觉形象的令人惊叹的能力。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哲学》《医学》《法学》在这一年消失于战火之中,也有人认为它们毁于德国纳粹党卫队之手。


      分离派的诞生

      当我们翻开维也纳分离派艺术运动的历史年表可以发现,几乎就在克林姆着手进行维也纳大学三壁画创作的同时,他与约瑟夫·霍夫曼、马克斯·柯兹威尔等几位艺术家宣告了维也纳分离派的诞生,并成为这一群体的核心人物。很快,从1898年起,他们举办多场展览,出版会刊,并建立属于分离派自己风格的展览馆。1905年,克林姆的《哲学》《法学》《医学》三壁画被维也纳大学拒绝。从他开始接手大学的创作委托起,随着新艺术运动的深入,艺术家的观念也产生了大的转变,保守的学院派艺术方法被逐渐摒弃。

      维也纳大学的决定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统治阶层的意志,也使得分离派受到一些非议。不久,克林姆与科罗曼·莫塞尔等开始淡出分离派的活动。随后的1907年与1908年,克林姆先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包括分别藏于纽约新画廊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两幅《鲍尔夫人的肖像》以及由维也纳美景宫收藏的《吻》。1909年,他创作了《卡卡默城堡公园》等系列风景作品,艺术史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阶段的他受到了后印象派绘画的新启发。

      10年间,分离派的艺术宣言与展览活动迅速达到了活跃的顶峰,并积极回应着以新艺术运动为旗帜的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绘画领域的全面胜利。自1890年代起,从德国到意大利,再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风潮席卷了欧洲大陆,并在不同的国家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自由风格。维出纳分离派不仅将梵·高、莫奈等法国后印象派的画作介绍到奥地利,而且在欧洲,强调工艺美术与设计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是分离派艺术家们的突破性成就。


      席勒与克林姆的相知相识

      1907年还发生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即在这一年,年仅17岁的席勒与克林姆相识相知。克林姆赏识席勒的才华,不仅频繁地交换和购买他的画作,还为他介绍其他藏家,并引介席勒加入维也纳工坊(Wiener Werkstätte)。席勒很快开始举办自己的展览,此时他刚刚18岁,还未正式从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毕业。1909年,在由克林姆邀请参加的展览上,席勒看到了蒙克、梵·高等人的作品。同时,他也从学院派的保守氛围中解放出来,开始接触尺度大胆的人体素描与性题材。席勒的专业绘画生涯十分短暂,只有12年,在这段时间内,他一共创作了超过300幅油画作品以及2500多幅素描和水彩作品。在这些数字背后,人们还乐于谈论他经常任用少女担任模特,并在公共场合展示色情图画,这在当时也是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行为。1912年,他还曾被警方以诱引未成年少女罪逮捕,并搜走了100多张被视为色情作品的画作。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席勒在1915年受军队的征召,前往捷克的布拉格服役。

      1917年,战争进入尾声,他得以回到维也纳,专事绘画。《绿茵中的小镇》是他在这期间所产出的大量成熟作品中的一幅,这难得的现世安宁景致,与他肖像作品中强有力的不定与躁动有所不同。创作这幅作品的席勒或许受塞尚画作的影响,但决然透露出一位有强烈自我风格的艺术家的天份。1918年,席勒参加维也纳分离派的第49届展览,共展出了近50件他的各类作品。这次展览的成功使他名声大涨,同年在布拉格、苏黎世的展览上,他的作品也受到艺术赞助人的追捧。

      1918年秋天,就在维也纳的艺术家们正准备迈入第二个黄金时期的时刻,西班牙流感在欧洲大陆暴发,并很快传染到维也纳。克林姆特以及席勒的妻子爱迪丝先后被流感夺去生命,几天后,年仅28岁的席勒也身染流感病故。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国外 艺术家 国外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