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鲁迅与版画

      作者:王炜2019-01-26 09:36: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卡尔·施特恩海姆编年史插图(之一) 麦绥莱勒(比利时) 鲁迅藏品(1/4)
      • 1/4
      • 2
      • 3
      • 4
      • 更多组图...

      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深谙美术,尤其喜爱版画,在他生命最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中国新兴版画的事业中,成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并亲自培育出一个版画群体,这在中外艺术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1936年10月2日,“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行, 10月8日是展览的最后一天。下午3时许,鲁迅只身来到会场,仔细观看了300幅木刻作品,并与青年木刻学子畅谈了3个多小时。有些作品把劳苦大众刻成头小手大,过分夸张,他看后指出:“……不要把劳动人民刻成是无头脑、无知识的。刻劳动者头小而臂粗,看后有‘畸形’之感。劳动者是有头脑的,手是有力量的。画工农劳苦大众,要画得好看些,不要把他们的形象画得那么凶恶、野蛮。农民是纯厚的,不必把他们涂得满脸血污,矫揉造作。 ”当看到李桦的88幅连环画,他说:“真是洋洋大观! ”环顾四周,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又继续说道:“我认为连环画无须乎这么多的,有二三十幅就够了,只要集中表现几件事,能突出主题就好,多产未必都是杰作,短小精悍往往比鸿篇巨制更有力。 ”他眯着眼睛,仔细端详一会,幽默地说:“真是奇怪得很,怎么他刻的人物通通都是额门这么低的?难道广东人的额门都是那么低的么? ”他知道李桦是广东人,所以转过身来望望身边的陈烟桥和黄新波说:“你们两个都是广东人,可额门都没有这样低呀! ”又笑着接着说道:“表现同一个主人公,但张张样子却不相同?这就说明技巧不够,想画好也无办法,那是力不从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画好素描,对形象要小心观察,多做写实功夫。有时可以刻一下风景、静物,作为练习技巧的方法。 ”对模仿外国版画的倾向他也提出了批评:“要借鉴外国人的作品,但借鉴、学习之后要消化。现在有些人学习外国的东西,没有保持自己的特点,结果刻的人物刻得像个外国人,这是受外国的影响,与写实有关系,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夸张过分,反变成空虚……”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继续聆听鲁迅的真知灼见。是日,是离他逝去的前11天。

      对于中国新兴版画萌芽期的木刻创作,鲁迅像园丁一样精心培育,热情助阵和扶植。他自费出版外国版画集,为青年提供借鉴的范本,同时又告诫青年要打好素描的基本功,要多画速写、多观察、多体验。他在《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中这样写道:“中国近来其实也没有什么艺术家。号称‘艺术家’者,他们的得名,与其说在艺术,倒是在他们的履历和作品的题目——故意起得香艳、飘渺、古怪、雄深。连骗带吓,令人觉得似乎了不得。然而时代是在不息地进行的,现在新的、年轻的,没有名的作家的作品站在这里了,以清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

      鲁迅对版画有着异乎寻常的鉴赏力和感受力,他独具慧眼,对世界版画的鉴赏具有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对西方现代诸流派的艺术同样采取“拿来主义”“兼容并蓄”的态度。他希望“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互关心” “用文艺来沟通” 。1936年他在《苏联版画集》序中指出:“它不像法国木刻的多为纤美,也不像德国木刻的多为豪放,然而它真挚、却非固执,美丽、却非妖艳,愉快、却非狂欢,有力、却非粗暴,但又不是静止的,它令人觉得一种震动——这震动,恰如用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踏着坚实的广大的黑土进向建设的路的大队友军的足音。 ”

      鲁迅编印的《引玉集》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苏联版画集》成为木刻青年的指路明灯,成为学习的经典范本。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是1933年鲁迅为纪念这位德国女版画家七十寿辰而自费编印出版的,出版后又托人遥赠给凯绥·珂勒惠支本人,同时还托冯雪峰将这本画集转赠给在延安的毛泽东同志。鲁迅对版画的传播和宣传用心良苦,他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人能认知版画,热爱版画。他对版画的热爱、倡导、扶植,不仅仅影响了青年版画学子,同时也影响了那一代政治文化精英们。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陈毅、郭沫若、胡风、叶圣陶、郁达夫、萧乾等人都十分喜爱版画,都是版画的“粉丝” ,都很支持版画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后来曾对延安的木刻作者谈及版画,表示自己虽然不懂木刻的道理,但很喜欢看木刻;周恩来同志对新兴木刻给予极大的关怀和具体的指导。

      鲁迅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版画鉴赏家,又是第一个版画收藏家。他不仅收藏了中国萌芽时期大量的木刻,还收藏了苏联、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原拓版画近2100余幅,数量惊人,热情感人。他托柔石收藏了德国的版画,托曹靖华收藏了苏联版画。有一次,他面对曹靖华千辛万苦从苏联带回来的100多幅手拓木刻兴奋不已,他深深吸了一口烟,用手轻轻向空中一挥,用深沉而坚定的音调说:“……真难得呀!现在手头中有100多幅苏联名艺术家的手拓木刻,这是目前中国谁也没有的,这是很珍贵的。现在的问题是,在这险恶的环境里,如何尽一切可能,把它尽快地印出来,传开去……”一年之后, 《引玉集》出版了,是他托人送到日本去印刷,全部为手拓原本,以珂罗版印刷了300册,其中50册为纪念本,不发行;其余250册为销售册,由上海内山书店代售。鲁迅的收藏具有高尚的艺术情怀、伟业的担当和革命崇高的信仰。

      在鲁迅病重卧床之际,他已不看报、不读书了,只是安静地躺在床上,凝视墙上的版画或翻阅床边的版画。其中有一幅版画他爱不释手,这是一幅苏联版画家毕珂夫为14世纪波斯抒情诗人哈菲兹诗集首页刻的木刻插图。哈菲兹咏叹青春与爱情,歌唱民主与自由,而这幅木刻刻画了一位拿着诗集的行吟诗人在凝神沉思,一位长发飘飘的少女健美而意气风发,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她脚下的玫瑰怒放,绽放出生命与爱情的热度。在鲁迅弥留之际,他在做最后的呐喊,发出对青春爱情无限眷恋之情,用灵魂做最后的告别……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鲁迅 版画 收藏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