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与美相伴,向美而行——记“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作者:金涛 实习记者 宫剑南2019-11-12 08:45:56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故乡清晨(木板油画) 1960年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 吴冠中画并捐赠

        “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 ”这是吴冠中先生曾说过的话。谁也没想到,简单的一句话竟成为他探寻一生的艺术问题。吴冠中在意他的“观众” ,因此对美术普及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他在创作中追求人情的关联,他在油画里融入了中国情意,吸收了以线造型和趋向黑白的色调,追求单纯之韵和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广泛之美。他的水墨以现代绘画的实验性翻墨挥洒,促进中国画的时代变革。正值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11月1日至2020年5月3日,由中国文联、清华大学、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长陈维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等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展览以“美育人生”为主题展出了吴冠中各个阶段的111幅画作。此外,相关文献、图片、文章、手稿、画具也一同展出。在开展当天,“美育人生——国际学术报告会暨吴冠中百年诞辰纪念”学术报告会同时举行,中外学者们围绕美育,共同探讨其对人文与科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作为倡导美育的绘画大师,吴冠中以实践践行着美育的道路,这既包含用美普及大众的广义概念,也包含狭义的美术教学。在追寻美、普及美的道路上,吴冠中孜孜以求。

        20世纪初,当美育的概念被一大批“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贤引进时,美育、美学、美术三个领域也逐渐贯通。“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学和美育’在中国种下了种子,它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是需要一代代艺术家来完成的,吴冠中正是秉承了这样的理想。因此,坚持美、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可以说是吴冠中人生的重要方面,‘美育人生’也贯穿起了吴冠中的思考、创作和教学。 ”范迪安表示。

        吴冠中的美育人生是用艺术实践和绘画语言倡导并推进的,他从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里提取抽象因素,他从横的河面和纵的树林中提取横与竖;从黑白老墙面中获得块面;用无数细微的点和线重组成抽象的结构。这些元素在水墨画《最后的春天》 《春酣》《新城(二) 》 《直节如竹》 、油画《童年》《故宅》里均有体现。而它们也都是画家用心、用情之作。“他画画的时候不单是考虑自己,他也在考虑群众。这也是吴先生的美育理念的体现。 ”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说。

        “美育应面向所有人,而不是成立艺术团只让一部分人受益。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说。画能够让大多数人欣赏得了、看得懂的画是吴冠中追寻中西结合之路中着重解决的问题。“吴先生从农村画到香港,写生的过程很粗犷、不讲究,他就是要画这个风景。 ”司徒元杰说。比如油画《野菊花(一) 》画的就是农村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吴冠中在20世纪70年代来到农村,那里“地势平坦、景色单调。可就是在这样无景可画的农村,吴冠中却能从谁也不认为美的平凡风景中发现大自然永恒的蓬勃生命力,再以饱含激情的画笔将自然之美升华成艺术之美” ,吴冠中之子、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可雨说。据吴可雨回忆:“我上小学时,有一次下午放学回家,看见父亲正翻看画册,他叫我过去:‘你看这是什么? ’我一看:‘是梵高的《向日葵》啊。 ’‘不,这不是向日葵,这是梵高的心,梵高跳动的心呐。 ’那激动的神情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中。 ”用心灵去画画,以真情去描绘,这就是吴冠中的艺术能打动千万人的原因。

        美育是吴冠中先生奉献一生的事业,他曾在《美育的书写》一文中提倡因材施教的美术教育、提倡向大众宣传美,使欣赏美成为一种社会倾向:“我强调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如果我们的孩子连美丑都没有辨别能力,其后果多么可怕,这会有失国格的! ”至于他倡导的抽象美、形式美在如今的中国美术教育里面依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吴冠中那里,美是为了实现造型艺术,而在任何专业里,都可以通过发现对美的感知和追求从而形成创新。尽管如今随着时代变化,理念、认知方式、媒介、审美体验都在转化,但无论怎么转化,我认为艺术的本体价值应该坚守,这也是吴先生艺术思想和人格魅力给我们的启示。 ”范迪安说。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陶冶情操、纯洁心灵、提升境界。吴为山认为:“德以养美,美可张德。美育可潜移默化地沟通情感与理性,从而促使人格完善、实现各族人民和谐发展。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新时代的美育应当是超越空间的。 ”

        “父亲自1950年回国以来,写生足迹几乎遍布全中国,凡是有山、有水、有大树的地方他几乎都画遍了。改革开放后外出的机会多了,他带着速写本,走到哪儿画到哪儿。 ”吴可雨说。吴冠中一辈子东寻西找,找到一些美的元素,把它们组合成创作奉献给人们。他用自己的艺术人生提示后人艺术教育、美术创作应该把握的新的方向——要坚持搞好美育。这是吴冠中为美执着探索的一生,为美竭诚奉献的一生,为美自甘苦行的一生。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所说,与美相伴、向美而行,便是纪念吴冠中先生最好的方式。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吴冠中 北京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