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More...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More...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More...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陈履生呼吁建立 “中国防疫博物馆”

      作者:陈履生2020-02-25 06:38:12 来源:美术报

      博物馆的社会意义是它的核心价值观。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起,它的社会意义就不断彰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它的社会意义也逐渐为公众所认同。这就是博物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强大的根本原因。

      博物馆为人类社会珍藏了难以数计的历史文物和资料,这是它的基本职责。而除了全面珍藏关于历史和文化的所有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事件和特别的人物,还有一些特别的专业内容,因此,就有了一些特别的专题博物馆。

      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既有具广泛社会意义的博物馆,也有非常专业的与专业关联的专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责任和使命虽然不尽相同,可是,它们的社会意义所表现出的教育功能都是一个重要的特质。其中所关联的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等,就有众多的各种类别的博物馆。1862年,美国陆军外科医生威廉·哈蒙德(William A.Hammond)建立了作为陆军医学博物馆(AMM)的国家卫生与医学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1906年,William Osler和Maude Abbott James创建了国际医学博物馆协会。众多的医学方面的博物馆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与生命、健康、疾病、医疗等关联的重要内容,也累积了许多关联的物品和器械,还有包括人的器官和疾病中的病菌等等,这些在博物馆中都发挥重要的教育功用,并与很多医科大学的教育相关联。而关系人类发展中所遭遇到的重大的瘟疫事件,如17世纪的英国黑死病曾造成了巨大的人类灾难,是人类史上至今难以抹平的疤痕。而在瘟疫事件平息的300多年之后,当地人用博物馆的方式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人们缅怀过去、追忆曾经为之付出的纪念,这就是英国曼彻斯特的亚姆村瘟疫博物馆。

      亚姆村瘟疫博物馆以它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那过去的岁月,而在其他博物馆中也有一些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收藏与展示。如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郊有一座隶属于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的病毒博物馆,里面有近2500件展品,包括肝炎、脑炎、疟疾、流感、狂犬、天花等病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有一座建于1960年的澳大利亚人类疾病博物馆,陈列了古往今来2000种人类疾病,其中包括19世纪的肺结核、卵巢肿瘤、疯牛病等。日本的目黑寄生虫学博物馆展出了馆藏的成千上万种爬行(或钻洞)寄生虫标本。而在一些综合性的博物馆中,也有一些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专门收藏和展示。遗憾的是,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医学博物馆,但21世纪以来的中国就遇到了2003年的SARS,今年又遇到了新冠肺炎,令全中国和全世界关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举国为之奋战,世界为之协力。中国人民在这场战“疫”中的种种努力,可歌可泣,令人动容,其间有很多的历史见证物,包括13年前的SARS中的遗存。如何为50年或100年之后的人们展现这一历史以及国人的奋战精神?应该用博物馆的方式,收藏历史的见证,为历史保留今天。应该用博物馆来悼念逝去的生灵;教育后人做好防疫工作,关注社会和自身的健康,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远离瘟疫和各种病毒的传染,让他们健康成长,避免2020年的历史覆辙。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座国家级的“中国防疫博物馆”来记载从SARS到新冠肺炎的历史,记载中国人民在新世纪为生命而拼搏的过程。相信这样的博物馆能让世界了解战“疫”的历史,承载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相信其中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件曾经与当下所关联的物品,都能够见证这一历史。“防疫博物馆”是历史,是警钟,是记忆,是缅怀,是悼念,更是一座历史的纪念碑。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8(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