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More...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More...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More...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多铎得胜图》:清代历史事件的图像叙事

      作者:周安庆2020-07-07 07:13:24 来源:收藏快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历史绘画乃华夏传统艺术的表现内容之一,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在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定发展,隋、唐、两宋间进入高峰期。而提及昔日的战史画,人们对清代《平定伊犁回部战图》《平定金川战图》《平定准噶尔战图》《平定台湾战图》《平定安南战图》以及《平定廓尔喀战图》等,往往赞不绝口。本文所述这幅清代佚名《多铎得胜图》绢本设色画轴(纵142.1、横112厘米,亦名《多铎入南京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描绘的正是清军南下攻克金陵纳降,以及南明弘光朝皇帝朱由崧狼狈出逃的历史瞬间。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揭竿而起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在景山自缢,朱家王朝就此倾覆。是年5月15日,思宗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原先的文武大臣拥戴下,于留都南京故宫武英殿登基帝位,祈盼成就复明大业,史称“南明”。镇守山海关的明代大将吴三桂,因为家仇之恨竟引满清入室。清军入关后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在北京宣布建立大清王朝,随后便派铁骑横扫南方。由于南明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荒淫透顶,当政期间御用奸臣、打击忠良,因此内部失和、争斗迭起。尽管有史可法等将领率部英勇抗击清军,但南明最终不得不节节败退。1645年5月14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率部攻至南京城下。贪生怕死的朱由崧得知清军“扬州屠城”后再由镇江即将杀向南京,事先只得急忙率领奸臣马士英等人于当月十日从通济门逃往皖南,后被其手下降将押送清军邀功,次年五月在北京被杀。清军兵临南京城下的第二天,守在城中的南明忻城伯赵之龙等文武官员见大势已去,被迫率众冒雨跪于道旁向清军投降。

      通过《多铎得胜图》可见,近景描写趾高气昂的多铎(注:该画像旁注有“豫亲王”字样)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身前两侧站立几位雄壮威武的佩刀侍卫,胸前分别有“第四队”“第五队”“第六队”“第七队”等满汉文字样,另有士兵高举红伞盖、黄旗各一。多铎身后列有三排14名骑兵,一镶蓝边的红幡上则有“三军司令”字样。在多铎的前方,3位身着南明吏装的男子均已束发,其中赵之龙身着红衣,此刻正跪地手捧投降表呈予清军。身着绿衣跪地举起双手求饶者乃魏国公徐州爵,而穿着黄服的驸马都尉齐赞元亦呈跪地磕头状(注:这些画像旁分别注有“降将赵之龙”“徐州爵”“齐赞元”字样)。

      一水秦淮对岸,大概就是该画轴的中景了。疏密有致的葱郁树丛间,一群清兵押着南明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注:这些画像旁亦分别注有“汤国祚”“柳祚昌”文字)等,正朝向多铎走来。再远处的水边停泊了一些船只,身着红衣的皇帝朱由崧在手下的护卫下策马逃跑。最受苦罪的大概就是广大老百姓了,此刻或携子、或担物等,艰辛地逃避战乱。

      远方则是遭到兵燹洗扰的南京城了,古老雄伟的明城墙及镝楼、屋宇、塔影、烟树乃至巍巍钟山等依稀可见……可谓山川依旧在,只是朱颜改。清代文人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蹈袭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恨铁不成钢的心绪激愤难抑,慨然喟叹出流传迄今的怀古诗章:“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该图右上侧另有款识:“得胜图。顺治二年(1645)5月15日,我大清兵定南京,大军营城北总督京营忻城伯赵之龙奉表纳款,勋戚自魏国公徐州爵、驸马都尉齐赞元、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等,大臣自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并城内官民迎降,高杰子元爵及广昌伯刘良佐等亦于沿途归附,得马步兵二十三万。沽上(今天津)墨臞题。”后钤一枚“宁曰廷贤”阴文方印。其中墨臞的生平事略暂且不详。

      清代《多铎得胜图》的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很可能是无名画工所为。纵观整幅画轴,作者汲取了昔日院体画的某些技法风格,构图饱满严整,设色清秀典雅,笔墨以工为主,然而不失写意韵味。图中苍树、城阙、坡石及山峦等景物勾写有致,并略施青绿、浅绛等敷染。人物神态各异,刻画得颇为细腻,尽管表现胜败双方时明显地带有一些褒贬意蕴。该画作的笔墨水准虽然谈不上很上乘,但在图像叙事方面仍有不少生动之处。它还将古都南京的山、水、城、林人文地理特征融为一体,从另一侧面则把改朝换代的历史瞬间浓缩于该图中,较为真实地记录了明末清初汉民族的血泪屈辱史。此外其中所绘当时军人服饰、械具、旗伞等历史图像信息,亦不无参考价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朝代更迭大都伴随着残酷血腥的暴力斗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乃不成文的规则。当朝有些人所写的历史往往成了胜利者美化自己、贬损失败者的舆论工具。满清推翻大明王朝之后,利用文字、图画等再现历史事件时自然亦流露出不少这些痕迹。运用图像叙述历史,具有文字记载难以替代的一些优点。这亦是人们在鉴赏、研究包括清代《多铎得胜图》在内的昔日战史画时,值得注意的一个学术问题。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绘画 艺术 安徽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9(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3.7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