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传统文化何以引发青春共鸣

      作者:莫洁2023-06-19 07:37:02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开门见“书”,现场挥毫打招呼“破冰”;用时间跨度两千年的书法故事串讲中国大历史;从古代著名碑帖中集字制成“名家点赞章”;将现场多人临写的《兰亭集序》采用技术活化拼合成独特的合写版……近日,央视总台传统文化精品节目上新,将聚光灯对准了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大会》甫一开播,诸多令人惊艳的巧心细节就溅起不小的水花。

        过去几年,从诗词、典籍再到非遗、曲艺等等,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持续俘获几乎各个年龄段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毫不吝惜肯定与赞美,为这些节目打出超高评分,并多次将相关话题送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珠玉在前,人们对“大会”系列上新之作也抱有更高的期待,期待能在这一趟书法艺术之旅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获得全新的体验和美的感受。

        宣介传统文化的影视内容被热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下年轻人中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的一个侧面和缩影。近年来,在博物馆打卡成为人们旅游的优先级安排,“逛馆”甚至被评为新年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传统服装自信地行走街头,俨然服饰新时尚;在短视频平台上,音乐戏曲、舞蹈杂技、古玩篆刻等也从来不缺少关注热值,更有同好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安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

        仍有敬畏,但不再只是远观;仍存鉴赏门槛,但不再束之高阁。说来美妙,传统文化就这样融入更多年轻人的日常。虽然仍不同于古人的使用场景,但不妨碍人们从这种松弛与随性中,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审美愉悦与思想启发。

        是什么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如此“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偏爱背后,正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新一代年轻群体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中国体量与声量的显著提升,增强了他们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开放和包容。成长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平视一代”,于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中,锻造了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他们能以更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之美,也更能“参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对国潮、国风的追逐,是要展现自我的审美品位和生活态度,更是彰显自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也因此说,“国潮热”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现象。

        年轻人身体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还因为他们走近并接触的传统文化是“活”的,换句话说,是经过各种现代化演绎和创新转化与创造的。沉浸式体验和时尚化表达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博物馆“云游”、辐射品类愈加广泛的各种文创、文博机构的各种“奇妙夜”活化探索……每一次这样的创新尝试,都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与融通。审美元素是传统的,而演绎视角和趣味是现代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是传统的,其呼应的情绪与主题是当下的。历史融入当下,传统与现代共振,年轻人张开双臂拥抱传统文化,后者亦在这种创新创造中获得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受到传统文化滋养的他们亦是创新表达并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日益走近舞台中央,用他们的创新思维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数字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为文化传承注入强劲活力。乐见这股文化传承中的力量不断壮大,乐见更多古韵现新生。期待青春共鸣激荡起更多的文化回响!

        (作者:莫洁,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文化 艺术 美术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