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打造全新的艺术场景,有美有乐有舞的“朱乐耕艺术展”开幕

      作者:王磊2023-07-19 08:46: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近日,“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著名陶艺家朱乐耕的数十件代表性作品,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和经典原作陈列,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在传承中创造”和“在创造中传承”这一主题。

      本次展览一共为两个区域,第一展区将展出艺术场景系列作品:《生命之盒》《花的三重境》《莲之镜像》《花的精神》《荷·莲·韵》。这些作品创造性地为观众、表演者、互动者提供了可参与可进入的以现代装置建构成的艺术场景空间。这是在新技术与新审美需求碰撞中,催生的艺术新物种,也是中国式场景艺术的一种尝试。在这些互动场景艺术空间中,人与艺术的关系被重新塑造,以极富想象力的未来图景驱动艺术家和观者们的创新意志,以及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构一种艺术创作与艺术进化的新范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表示,朱乐耕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关键词是开拓、融合和创新,他总是尽可能地开阔视野,并且在不断开拓国际视野的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精神文化泥土中。应当说,传统不仅是旧有样式的重复和沿袭,而是要展现当今陶瓷艺术家思想的创造性作品,由此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从这一标准来说,朱乐耕的作品并非简单的陶瓷装置作品,而是具有社会功能和实用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公共艺术,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思考。希望他的这种创作思考,也能激发更多艺术家不拘于现状,生产出更加了不起的、有创造力的当代艺术。

      开展之时不仅展示了场景空间,还在其中进行了中国式的器乐演奏或舞蹈表演。这些表演将艺术空间激活,产生着体现中国式美学的艺术场景流。在表演期间,展厅中的观赏者纷纷驻足,沉浸于或悠扬或舒展的艺术表演中,体验着中国式的视听的艺术场景,特别是观众在欣赏《花的精神》中的表演时,自己也通过表演者身后的镜面中的倒影融入到艺术场景中,由此,作品、演者、观者之间合力构建了一个综合形态的审美空间。

      《花的精神》是由三个艺术场景空间组成,其中的《绒之百花·春之镜像》空间里的缤纷垂落的绒线花束下,与《莲之镜像》中垂落的陶瓷莲花下,两位舞者同时上演了双独舞作品《俑Ⅲ-唐乐宫图》。此段舞蹈由北京舞蹈学院田湉编舞,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名画,不同的空间造型和近距离欣赏的观感给观众带来与剧院大舞台中欣赏舞剧完全不同的感受。之后在另一边的《花的三重境》空间中,湖南师范大学的丁雪纯在摇摆的青花瓷片作品下演奏了一曲古筝协奏曲《秋韵》,乐曲在瓷片中恣意流淌,带观者一同进入秋实景象。在《花的精神》对面展出的《生命之盒》是一个瓷艺壁画构成的体现气韵生动的更大型的舞台。在这件作品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刘蕾、王礼、吴芮逸、杨新月等诸位演奏家演出的器乐重奏《茉莉花》,雀跃婉转的乐曲与艺术空间相呼应,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的享受。在《生命之盒》中还上演了同样由北京舞蹈学院田湉编舞的双人舞《香山射鼓》由舞者朱耘君、王凯雅演出,留白幻境,令观众沉浸其中。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表示,开幕式现场有艺术的创作者、评论者、观赏者和传播者,这就已经构成了一个艺术的场景流,这也说明了这个展览本身的价值。她认为,本次展览展现出明确的当代性,体现了各艺术门类的交互。在朱乐耕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中国式生活美学、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整个展览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还具有未来性,朱乐耕在空间艺术的探索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这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我们引领了一个新的方向。

      本展览的第二展区为文献展,展出的是朱乐耕从20世纪80年开始的每个阶段的代表性陶艺器皿、雕塑、绘画等作品,如《风筝》《苗家风情》《风》《行空的天马》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展出,反映了朱乐耕近四十年陶艺创作的发展历程,这既是个人的历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某个侧面,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昨天是今天传承的对象,也是未来创新的基础,恰恰体现了“在传承中创造”这一主题。

      本次展览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其空间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等方面的一系列开拓性探索。为此,在展览期间,除有一系列的表演外,承办方还将组织三个工作坊的研讨项目:1、中国式的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表演工作坊),2、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设计工作坊),3、中国式剧场民族志的空间表达(艺术人类学工作坊),届时将邀请相关专业的著名的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等共同参与。

      据悉,本次展览于7月18日至8月10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北京 艺术 美术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