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从“固本培元”到“通人之学”

      作者:冉丹2023-07-19 11:45: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同心放眼三言联(隶书)
      177.3cm×48.6cm×2 1964年 陆维钊
      中国美术学院藏


      书道传习六十载:

      从“固本培元”到“通人之学”

      ——记“书学之路——高校书法教育六十年成果展”

        “书法教育不止于技艺学习,更是中国人精神之皈依、心志意兴之传承。”“现代书法教学自诞生之日起即开创出一种穷源竟流、抗志希古的大气象,一种书法与学问并举的通达之学——心志通达于上古,学问通达于经史,修养通达于辞章。”7月9日至18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国书协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浙江省文联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浙江省书协、西泠印社、苏州美术馆、陆维钊书画院协办的“书学之路——高校书法教育六十年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这样介绍。

        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时至今日,已历经一个甲子,一代又一代书学及书法教育人才,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之薪火逐渐播洒到全国各大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已蔚为大观。此次展览会同全国百余家高校的书法专业,分为“筚路蓝缕”“踵事增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60周年”三大板块,通过诸位先师、当代名家、校友共360余件作品,辅以文献、年表、影像等方式,呈现了60年来中国书法教育的艺术文脉,梳理了不同时期建立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书法学科和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绘制了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60年的大事记,以期在借鉴、总结和反思中谋划未来发展,共同探讨书法学科的建构方式与未来发展路径。

        固本培元,当以育人为本

        “常言道‘抗志希古’,各位不但要赶上老一辈,胜过老一辈,还要与古代名家争先后。”这是沙孟海先生曾给第一代五个书法专业研究生的谆谆教诲,指明做学问的态度,鼓励其心怀远大理想,更是对一代代学子寄予的厚望。展览序厅,潘天寿、沙孟海、启功、陈大羽、陆维钊、朱家济、李可染、欧阳中石8位书学教育先驱的箴言,将展览大幕徐徐拉开。步入展厅圆厅,陆维钊隶书《同心放眼三言联》——“同心干放眼量”悬挂中央,笔力千钧、气象万千,同时也寓意着此次展览的初衷和愿景。两侧,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布着第一、二代书法家的书风气韵,包含潘天寿、沙孟海等名家及首届书法本科生金鉴才等的作品。放眼望去,一件件精品佳作所呈现的不仅是书者的心中丘壑,更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历史脉络。

        1963年,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们深感当时中国书法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了近代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首开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之先河。由此,也成就了书坛中传奇的“一枝五叶”。从建立伊始,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们以自身精湛的艺术造诣、深厚的学术涵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指明了方向,于现代学院体系中重新建立起了一种道艺会通、学养相成的书法教育的“通人之学”。

        1979年起,由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一批老先生领衔,先后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1985年之后,国内外其他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与书法有关的专业课程,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史、哲等学科中诸多优秀学者也进入高等书法教育领域,共同探索,努力构建现代中国书法教育的学科体系。

        进入新世纪,中国书法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入古出新、生机盎然;中国书法的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呈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建设态势。2022年,教育部对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进行重大调整,书法学科升级,与美术并列,在专业学位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是高等书法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今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书法学院,成为书法教育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薪火相传,书学之路远阔

        书学之路,接续先贤道统,行必高远。时下,书法各层次学历学位教育从本科、专科到硕士、博士,如星火燎原,逐渐在不同性质、不同学缘的近三百所高校陆续展开。从综合类大学到艺术类院校,再到师范大学,各类高校培养的目标、方向、方法和展现的成果也不尽相同,实践与理论在教学、研究中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在展览“踵事增华”板块,遴选了80余所开设书法类专业的高校,涵盖美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三类,以其开设专业的时间为序,选取活跃在教学一线教师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了专业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招生情况、师资概况。“从整体作品来看,呈现出多元丰富的艺术面貌。展览所展示的都是有多年积累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加入了许多个人才情的表达,体现出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介绍:“此次展览的举办也让各个高校把自己的历史做了一个梳理。现在梳理做得越清晰,下一个60年,我们的目标会更明确。”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纵观60年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育成效、学科机制、培养改革、学科布局、学科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既有赖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宏观教育政策,亦得力于各高校的自主发展,不断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从规模上看,我国高等书法教育逐渐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从质量上看,在书法专业人才供给不断提高的同时,高等书法教育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形成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重的格局,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笃行奋进,凝聚合力书写

        书法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得益于社会相关人民团体、群众社团、学术机构的诞生、发展和勃兴,为传统之艺的当代振兴培育了丰沃的土壤,为高校书法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广袤的施展空间。例如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等在书法事业的大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培养机制和文化氛围,广泛团结各高校书法教育工作者,开展书法篆刻教学、研究、创作、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书法学科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事业赋能。高校书法专业骨干参与协会和各学术团体的事务,在社会书法引导、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学子也在书协等各学术团体举办的各类展览中崭露头角,为书坛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可以记录文明、传递思想,走在民族文化复兴的路上,中国书法是一个传达文化自信的载体。书法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够创作出优秀艺术作品的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沈浩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60周年”板块展示了中国美院在职教师及校友的作品,从专科到硕士博士,各类培养层次的成果均有体现,甚至不乏海外留学生的墨迹,以国际视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些校友毕业之后,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勇毅前行、引领风尚,持续取得傲人的成绩,成为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的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策展团队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搜集等方式,将60年来书法专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一一罗列,形成“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六十年专业建设大事年表”,以时间轴形式展示在观众面前。另一侧,展柜里陈列着当时成立书法篆刻专业的筹备工作报告、教学方案、课程表等文件、手稿,以及精选出的21本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术著作,至今都在教学中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还有老一辈书法教育者当年授课、教学的场景老照片,有史有据,为展览丰富了体验感和观赏性。

        书为心画,书史亦是中国人的心灵史。当代书法高等教育,正是要立足学院教育平台,补上今人之所短,发扬当代之所长。正如高世名所说:“书法之传习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伟大作品相契相知,与千年传承绵延一体。我们期待着与全国同道们一起,接续先贤道统,活化历史文脉,将书法教育建设为一种‘艺理相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通人之学,一种‘身心发动、情意直观’的本源之学、生命之学。”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书法 艺术 美术 北京 书画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