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文化馆怎样让人更“沉浸”

      作者:王彬2023-09-08 08:03: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沉浸式体验在文旅领域的推进十分迅速。作为全民艺术普及的主要机构,文化馆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任务,更应与时俱进,以沉浸式体验创新服务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沉浸式体验在文化馆领域落地的核心要素、关键路径和重点难点,近日,文化馆从业者、沉浸式文化建设者、空间设计机构及内容创作者展开了深入讨论,碰撞出智慧火花。


      文化馆须挖掘优势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

      与博物馆相比,文化馆在沉浸式体验打造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要想乘势而起、应时而为,急需挖掘优势、弥补短板、开拓思路、明晰方向,打造出服务新业态。

      进入“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简称“发展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文化馆行业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年轻人走进文化馆,在体验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文化馆导向作用。

      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表示,将从文化馆内空间打造、城市文化空间打造、乡村文化空间3个空间维度,推动沉浸式体验落地实施。重点从故事营造、空间再造、业态升级、生态构建4个方面着手,打造数字化、现象级沉浸式公共文化发展新业态,构建以文化馆为主导的各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合作共赢的平台。

      发展中心副主任尹寿松认为,文化馆要注重学习借鉴、扬长避短、统筹融合,充分发挥文化馆空间、人才和创作力量的基础优势,把空间设计、剧本打造和群众文艺创作、思政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馆成为有温度、有深度的线下体验空间。


      厘清沉浸式文化底层逻辑

      这几年,业界越来越认可沉浸式体验的精神塑造力,也更乐于接受沉浸式文化的新理念。

      谈到沉浸式文化的核心动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卜希霆认为,在宏观层面,公共文化空间首先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展示。在中观层面,沉浸式公共空间打造要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在微观层面,沉浸式体验要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价值。从空间进化角度来看,它正从物理空间向流量空间、从传统空间向创新空间、从单一空间向集约空间转化。“现阶段,沉浸式文化空间需要有新的评价指标,包括服务力、运营力、传播力等,以此为基础,提升体验性、前瞻性。”卜希霆说。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班班主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沉浸式文游创作与运营委员会副主任师毓淇认为,沉浸式体验是一种身、心、脑共同参与的过程,第一个层面是随着空间营造形成的身份转移,第二个层面是情绪互动,第三个层面则是价值体现。而参与感和成就感是沉浸式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是将生活体验、娱乐体验和人文体验进行有机融合的结果。

      中国移动咪咕数媒总编辑张学伟针对年轻人这一沉浸式体验的目标用户,以数据解析了年轻一代的文化喜好,重点突出了“心流”的影响力。“拆解来看,就是我们需要与自身技能相匹配的挑战,有主动明确的目标以及及时的激励,这三者俱备,会带来沉浸式的快乐感受。”张学伟认为,要让沉浸式文化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需要在场景创新、角色定位、故事讲述等方面下功夫,让“心流”这种接近幸福的状态萦绕人们心间。


      让沉浸式文化更好涌现

      通过更丰富的叙事性设计、更沉浸的“心流”体验、全场景的营造以及数字实体的融合,文化馆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近年来,行业内外的探索与互动不断加深,解锁了更多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可能性。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配备有沉浸式体验厅、黑匣子微剧场、剧本杀活动室、元宇宙体验厅等,着力打造多场景的沉浸美学体验空间,让市民对沉浸式体验的想法不落空,大大增加了年轻群体的黏性。“目前,我们正以整个场馆空间为蓝本,以公共通道和各功能用房为依托,开发高品质沉浸式室内AR剧本游戏。”成都市文化馆馆长、党总支书记李汨介绍,除街头艺术表演外,这两年,该馆还利用场馆优势,创新开展沉浸式游园活动,将成都特色文化融入沉浸式内容之中,让参与者深融其间。此外,注重以沉浸式互动构建“趣缘社群”,以沉浸式项目链接优质资源。

      “共建沉浸式服务运营团队能为沉浸式文化做好储能。”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文化馆馆长胡清介绍,从2020年至今,该馆加强与各方战略合作,共同研讨沉浸式活动内容,并依托学校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文化馆馆办团队、文化志愿者等组建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团队,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共享与传承。该馆还搭建起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我们积极探索‘沉浸式+教育’‘沉浸式+红色文化’‘沉浸式+乡村振兴’等新兴业态,建立供需对接桥梁,实现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走出去,更好地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胡清说。

      环球魔力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咏结合与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作的经验,认为双方要经历互相了解、需求定向、模式共建的阶段。“初期可以尝试资源置换,中期可以开展中小项目合作,随着彼此的熟悉度加深,可以更多尝试根据所在地域群众的反馈,共同开发新项目,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李咏还介绍,企业的沉浸式内容可以根据文化馆空间进行二次设计和演出,丰富沉浸式产品的参照系,让沉浸式产品在文化馆行业更多涌现。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艺术 美术 文化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