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山东年画的重构与传承

      作者:沈颖 李亚宁2023-12-08 08:05: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东年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不断流变和与时代的共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年画创作深入传统民俗价值旨趣与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共生的时代性表达,书写国泰民安盛世赞歌。探索新中国山东年画的重构与传承的价值对于当下年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传承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世绘新象:新旧互动过程中的形象构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年画运动”令大量专业美术工作者投身年画的改革浪潮,形成了新中国年画创作的高潮。山东年画逐渐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和审美特点。创作主体结合民间传统绘画语言进行调适和创新,年画的叙事话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文本内容。

      1953年后,施邦华、谢昌一、白逸如、黄鹂、陈皋、周樑陆续从浙江美术学院(当时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并被分配到山东,主要负责杨家埠年画挖掘、整理等工作,并深入农村进行考察和创作。1953年至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山东省文联多次组织美术工作者和年画工作队开展年画集体创作活动,叶又新、顾生岳、张漾兮、朱石基、任迁乔、李步青等基层画家都有代表作品问世,吕学勤和朱学达等农民画家也逐渐成长起来。山东地区对于新年画的高度重视促使新年画运动继续升温。1965年,山东省在“全国美展华东地区展览”中展出年画作品30幅,其中关于妇女、儿童参加生产和练兵的内容占多数,突出表现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人民的精气神。以女性题材为例,与以往传统年画中“樱桃小口蚂蚱眼”的娇弱女性形象不同,新年画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中强调身份的独立性和表达的个性化,如白逸如的《山东大姐学插秧》,李百钧的《女炮兵班》,王辉亮、郝丕瑜的《景阳岗上十姐妹》等。除上述题材外,亦有取材于渔业生产的《春汛凯歌》、描绘军民关系的《鱼水情深》、表现劳动人民攻坚克难的《洪水到来之前》等。一张张浓墨重彩的年画,展现了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与信念。新中国山东年画从传统民间叙事转向国家形象图式的建构,不仅确立了新年画的艺术范式,更被时代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担当。

      根植齐鲁:转型期年画创作的美育浸润

      改革开放为民间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有关民间美术的研究和创作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为开创美术工作新局面,山东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务实的文化举措。1978年1月15日,“山东潍坊年画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26件作品。这是山东首个由政府推动打造的专题展览,为保证展出的年画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式呈现,山东多次举办年画创作学习班,深入民间生活空间和精神世界韫古出新。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推进深化民间文艺美育之“实”的发展。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对年画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亟须培养年画专业人才。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办“年连系”,首任系主任是彦涵。根据杨先让回忆,“年画专业的教学由冯真负责,顾群协助,并曾临时借调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杭鸣时、山东艺术师范学院李百钧和陈开民、靳之林等”。为使年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原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于1982年7月在北京举行全国年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年画工作的意见,指出当时年画创作队伍人数少,训练不足,“今后美术院校要重视培养年画人才,有条件的院校应当设置年画系或专业。”在这一政策指引下,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成立年画专业,单应桂任教研室主任。年画课程在前两年主要有素描、速写、白描、彩画等造型基础训练课,第三年开设民间年画临摹与创作、传统人物画造型、现代装饰人物变形、工笔人物、装饰图案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改善画、刻、印分家的状况,学院不仅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民间年画产地,还从潍坊请专门从事单刀刻版的工人技师进校授课。得益于年画教学的改革,于新生、王法堂、李洪修、臧恒望、季乃仓、吕胜中等一批新年画创作者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中屡获大奖。臧恒望、李洪修合作的《三月三》以传统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线色造型为基础融入现代艺术的形式美,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王法堂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民间美术中借鉴了汉画艺术和现代抽象造型,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季乃仓创作的《门前自有致富路》表现了改革开放后农民通过家庭养殖走向致富的视觉叙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这一时期年画创作通过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体现时代的革新,国家宏大叙事图式与社会日常叙事的表达并进,立足本土、深入乡民,为中国当代美术建构拓展大众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外美术交流日趋频繁,由此也迎来了民间美术在国际舞台的呈现与传播。山东年画走出国门,受邀“出海”多国展览交流,跨地域传播所展现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精神使得海外对山东年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元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此产生的国际化传播效应传递着乡土文化中的民俗记忆和情感,推动现代语境下民间文化审美旨趣的延续。

      时代赋能:非遗视角下年画的传承探索

      新时代山东年画创作在“非遗”语境中继续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年画表现美丽中国,描绘生生不息的人民画卷。山东年画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上拓展了原有的叙事策略,在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同时肩负起弘扬当代美育精神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山东年画的跨界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两创”过程中的深度融合。

      21世纪,我国拉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新篇章,山东省地方政府积极探索传承非遗文化的新路径。以潍坊为例,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为年画注入了新活力。在保护研究实践中,通过实施古版保护工程、年画展示工程、年画古版出版工程、年画研究工程,对现存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年画古版予以修复和高标准复刻,完成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数字化资料库建设。在传承创新实践中,杨家埠年画社与全国高校合作,多次获批国家级项目,新年画创作紧跟时代热点,《七十年沧桑巨变》《“画”说党史 百年辉煌》等作品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和主题性创作,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画卷。在产业路径实践中,创新叙事策略,贴合消费心理,年画文创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中华美学精神,让年画以新形象进入当下人们的生活。2022年,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年画专业委员会在潍坊成立,形成“政府+专家+传承人+市场”多方联动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筑牢非遗保护之基聚集力量,以活态传承提升年画溯源守正水平。

      与此同时,山东高校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学体系和教研科研中。山东艺术学院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和理论研究。2019年,“山东年画”项目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依托年画专业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通识”课程资源,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和实力。学院积极申报“年画融入现代生活”新年画创新工艺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出版《山东年画研究》《山东年画七十年》《单应桂艺术研究文丛》等学术研究成果,拍摄制作年画纪录片《春从画里归》,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公益片金奖。2023年4月,成功举办“国泰民安——新年画创作高研班”,在高校不断推进年画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结语

      山东年画见证、记录和参与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进入21世纪,年画创作根植民间文化土壤,呈现多元化之态,在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新的叙事策略与价值体系。这不仅是民俗文化的发展,亦反映着人民的审美旨趣,更是历史性跨越所带来中国故事和时代精神的表达,彰显出盛世恢宏下的国泰民安。

      (沈颖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亚宁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山东 书画 艺术 美术 年画 山东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