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黑白传情 锻铁成画——谈芜湖铁画

      作者:邢萍2023-12-12 07:53: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芜湖,自古以来就是锻铁名城。相传干将莫邪剑就在芜湖神山铸成,芜湖有老字号如“铁锁巷”“打铜巷”“铁石墩”等地名皆与锻铁有关。

        在明代中期,“甲于江左”的十里长街已经形成,在地理方位上既是水路交通要道,也是小商品批发、物资的集散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芜湖的能工巧匠锻造出了鼠形油灯、蝴蝶帐钩、蝙蝠镜等各种精致的装饰用品。明末清初,工匠们又从小物件开始了屏风、漏窗、吊灯等商品的打造,并将“八仙过海”“梅兰竹菊”“岁寒三友”“鸳鸯戏水”等内容的铁花存板镶框,挂于墙壁上作装饰之用。这些铁花装饰作品基本具备了铁画的雏形,但由于创作随意,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铁画。

        铁画以锤代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成画。其锻制材质独特、工艺精美,堪称“中华一绝”。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被收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芜湖铁画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与作品,首先是铁画创始人汤鹏。 《芜湖县志》中记载汤鹏“创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尽其妙,一时称为绝技”。其打铁画时“冶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再经锤煅“为山水,为竹石,为败荷,为衰柳……一如丹青家”,可见汤鹏锤画技艺之精湛。汤鹏的铁画流传下来的为数极少,现已知收藏于博物馆的仅有3幅,分别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季花鸟》、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铁字草书对联和藏于镇江博物馆的《溪山烟霭》。初创阶段的铁画鲜有大幅山水,《溪山烟霭》是汤鹏现存唯一的大幅山水作品,此画远山雄伟挺拔、重峦叠嶂、烟霭缭绕,山间树木葱茏、凉亭隐约可见;山脚河流蜿蜒、渔船交错来往,一片生机盎然;近景农舍临水倚树、垂柳依依、小桥流水,宁静安逸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该图构思严谨巧妙,上虚下实,层次丰富且动中有静,流露出平淡、和谐的诗情画意。

        梁在邦也是铁画历史中鲜有的既有文化学识又有锻制技艺的人才。梁在邦能诗能画,懂得构图留白和笔墨章法,其作品追求文道意境,开创了“以文锻画”的先河。其铁画构图生动、素材精彩,凡是可以入画的题材皆可以信手拈来。其作品一改铁锻画不可避免的生硬之感,具有“生机勃勃、满画书香”的鲜明特点。同时梁在邦也认识到自身在锻制技艺上不足,因此巧妙运用焊接、剪截的技法处理锻制技艺的衔接处。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芦蟹图》,画中锻有芦苇一丛、螃蟹三只。画面右边,一只螃蟹悠然自得趴在芦苇籽上大饱口福,左下角两只螃蟹可能为地盘问题正在打斗,上面那只气势强盛,另外一只见势不妙正准备见机逃跑。芦苇多用线条,其走势颇有绘画兰草的气息;用点之处,如芦苇籽、螃蟹眼睛等,熔铁为墨,锻制出了粒粒滚圆的芦苇籽和凸起有神的螃蟹眼睛。画面采用中国画传统的构图方式,疏密得当、生趣盎然,构图简洁、远近呼应,勾勒出了一片蟹肥水美的金秋景色。

        梁在邦之后因无直系传承,铁画的发展沉寂了将近100年。清嘉庆年间,芜湖青弋江南岸的南寺住持了尘和尚为传承铁画,利用“雪花飘,铁匠师傅勒断腰”的深秋季节,指导铁匠师父们复原铁画。虽开始的锻制面目全非,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基本复原了汤鹏、梁在邦的铁画制作技艺,此项举措对铁画的传承贡献巨大。了尘和尚作为铁画画师,沈国华等铁匠作为技工,实现了铁画历史上书画与锻制的第二次砥砺合作。其中,沈国华是所有铁匠中间的佼佼者。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沈国华在不断的磨练中,摸索出自身的一套锻铁成画的技法,历史上称作“沈义兴”锻制技法,后世营铁业,在芜湖港码头开设“芜湖沈义兴铁花铺”。其铁画作品无论在锻制技法、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各方面均与汤鹏酷似。沈国华的铁画不仅在国内时有所见,其制作的铁画多被当时在芜湖的教会洋人所购,运输到英美等国。沈国华晚年得子,取名德金,十分喜爱,并将平生技艺悉心传与其子。由于沈德金聪明好学,记忆力强,随父学艺,尽得其父真传。除继承其父所传“汤派”技艺外,还不断进取、改进,所以他的铁画在锻技与意境上,更胜其父一筹。

        铁画历史的发展总是留有转机,“沈义兴”锻制技法部分却因储炎庆偷学而传承。储炎庆,生于1902年,安徽枞阳人,世代为铁业,少时因家庭困窘奔波至芜湖求生计。后成为沈国华的“芜湖沈义兴铁花铺”学徒工,锻打一些小花小草的琐碎的小工艺。为了实现锻造铁画的理想,他细心钻研,勤思苦学、循序渐进、锐意精求,终在技艺上颇有成就。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铁画《迎客松》是储炎庆领锤锻制而成,该作品的画稿由当时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王石岑和宋肖虎两位老师设计。为提高作品艺术性,两位老师在锻制现场与储炎庆和其艺徒探讨绘艺与锻技融合于一体的技巧。此幅铁画创作灵感取材于安徽黄山文殊洞之上迎客松的造型,其一侧枝丫伸出,似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傲然挺立、姿态优美。背景山脉婀娜延绵、松树挺拔,画面疏密结合、虚实相生。用铁锻制的迎客松不屈服,不倨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铁画的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传统尺幅的小景、屏风、铁画书法等,还创新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陈设和礼品等5大系列200多个细分品种。在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发展和岁月的洗礼后,芜湖铁画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中国工艺美术的百花园中灼灼发光。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安徽 艺术 美术 工艺 书画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