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游走在建筑与园林间——走近童寯的艺术人生

      作者:田呢2024-01-14 08:31:30 来源:光明日报
      南京煦园鸳鸯亭(摄影) 童寯(1/3)
      • 1/3
      • 2
      • 3
      • 更多组图...

        “8点钟吃早饭,10点参观了大教堂内部,正殿内有粉红色的诺曼风格巨型立柱以及哥特式屋顶……钟塔的顶端(从底部的交叉部位得到飞券的支撑)有五个窗饰,就像一条花边,从外面看装饰性很强。南门廊带有诺曼风格的木质大门,因而显得非常漂亮,一些诺曼风格的拱券在外面就能看见,看了照片后才弄明白回廊庭院是怎么回事。”1930年5月4日,童寯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于英国格劳塞斯特大教堂的印象,并用水彩描绘出这座具有典型“垂直风格”的建筑。

        对于建筑师童寯而言,游学是他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段体验。自1930年4月起,他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壮游之旅。在其家属所藏童寯欧洲壮游地图上能够看到,红色连线串起了他途经的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巴黎圣母院、勃兰登堡门、威尼斯叹息桥……通过画笔、日记和摄影,童寯记录下欧洲瑰丽的传统建筑和兴起的现代建筑,创作了逾200幅弥足珍贵的写生作品。他曾说过:“如果要求对建筑物的线、面、体三者加以观察,并且明了,必须亲自动手画出,经过一番记录才巩固不忘。”童寯的这些作品,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建筑画,更不是如同相机拍摄的留影记录,而应被视为建筑师的一种严格的思想操作。

        童寯,1900年生于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与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并称为“建筑四杰”,曾主持设计过包括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在内的120余座建筑。由于不求名利,自明慎独,他的名字鲜为外界所知,了解其成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纪念童寯逝世四十周年绘画研究展”,从不同侧面展现这位建筑巨匠的才华,带领观者感受他在“知世界,才知中国”的广阔视野下为中国建筑及园林事业所作的开创性贡献。

        自幼学习油画的童寯,在清华大学就读时就曾举办过艺术展览。1925年,他成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师之一。求学期间,他的成绩优异,天赋过人,仅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本科及硕士学业,并多次获得美国建筑类大奖。1928年,他的作品《新教教堂》在遵循古典美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了细腻的渲染绘图方式,一举获得布鲁克纪念奖设计竞赛一等奖。此外,他的水彩画作品笔法洒脱,意境深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建筑师的身份是童寯一生所爱,他曾为自己篆刻过一枚私章“童寯建筑师”。然而,他在建筑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园林研究方面的成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江南园林荟萃了中国园林之菁华。1931年,回国后的童寯决意遍访江南名园。据记载,从1932年到1937年,“五年的每个星期日,童寯在江苏、浙江两省27个县市,勘查研究109处私家园林”。他独自手摹步测,数载惨淡经营,终于在1937年写成《江南园林志》。这部著作是继明末计成《园冶》后首本关于中国园林的现代著作,书中述及的一部分园林现已残破或者废弃,因此,其测绘图纸和拍摄的照片等史料显得尤为珍贵。

        “園之布局,虽变幻无尽,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于‘園’字之内。今将‘園’字图解之:‘囗’者围墙也。‘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符号~]’在前似石似树。”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将“園”字进行了拆解,推导出园林中至为关键的几个要素,即院墙、亭榭、池、花木和山石,简单、直观而又明确。“盖为园有三境界,评定其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第一,疏密得宜;其次,曲折尽致;第三,眼前有景。”他在书中提出的造园“三境界”,更是值得后人品味与学习。

        相较于出版之路颇为曲折的《江南园林志》,英文版《东南园墅》则是童寯于1983年临终前在病榻上亲手校定完稿的著作,由其孙童明翻译出版,在深刻解读中国园林的精神与内涵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园林艺术。展厅内,《东南园墅》中关于建筑与布局,装修与家具,叠石、植物配置等营造技法的相关内容,以及撰写此书时的手稿、测绘图纸和黑白照片等,诉说着童寯在西行壮游后对本民族文化的探索和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思辨。

        信步学海,孜孜不倦,一代宗师以赤诚之心、觉醒之力游走在建筑与园林间,走出了一条无问西东、通释古今的求索之路。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建筑 艺术 美术 北京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