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清净淡远 神游天真 顾坤伯晚年之作 骎骎入于大家

      作者:童中焘2024-04-15 08:09:32 来源:美术报
      顾坤伯 仿石涛山水 30.5×69.5cm 1961年(1/3)
      • 1/3
      • 2
      • 3
      • 更多组图...

      顾坤伯(1905—1970)曾名乙,字景峰,号二泉居士,别署坤庐。江苏无锡人。中学时代即投江南老画师吴观岱先生门下学画,后入苏州工专、上海美术专科学习,毕业后留校执教,两年后又受聘于新华艺专,同时创办奇峰国画函授学院。1957年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浙江美术学院即现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新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者。其为人坦诚淳朴,淡泊平易,艺术造诣极高而又平易近人,深受学生爱戴。

      山水画到了晚清,甜熟柔靡,空虚无具。及20世纪,画学复兴,名家辈出,黄宾虹卓然大家,入于大家者数人,鲜为人知的顾坤伯先生是决不能逃焉者。

      画无大师但画有大家。我于“大家”的标准,用宾虹先生两句话,一曰:“绘事惟创意为难, 如其成就,古今相师,所不讳也。”一曰:“艺成勉强,道合自然。”有功力,见性情,能创意,达到了“自然”的高度,是为大家。

      画的“功力”,表现在艺术创造活动(或曰“发现”)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画家必须具备的条件。此所以王国维论王石谷“但以用力甚深之故,故摹古则优而自运则劣”,断为“第三流”。中国画的艺术道路,师古人,师造化,又“须以自己之心性体貌,融会贯通于手中”(潘天寿《黄宾虹先生简介》)。大家者,技进于道,得造化之自然,合于画之自然,出画家之自然。顾坤伯先生晚年之作,不愧为大家矣。

      大概先生45岁前的作品,已由能品进于妙品,如宾虹先生所谓:“明乎用笔、用墨,兼考源流派别,谙练各家,以求章法,曲传神趣。”(《画法要诣》)先生13岁投江南老画师吴观岱学画,以后又得陈摩指授,初学王石谷、恽南田,继学沈石田、文徵明、唐六如。又涉猎宋元诸大家,融会贯通,结体整严,而以“水上飘”的笔法,成一家气味。用如水上飘者,空中落笔,着纸运动如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力实气空,平而生变,盖得之于石田的苍劲而去其枯老,与南田、新罗的流动秀发,相参无碍,成清沉雅健的风格,虽由人力,实本天机。故先生中年之作,规模古制,而意气不同,性真毕露,的然名家。解放以后,值提倡“现实主义”的机遇,多次外出写生,或带学生深入生活,北到幽燕、内蒙、大兴安岭,江南则雁荡、天台、新安、富春、黄山、太湖,既师古人,又得江山之助。晚年简朴生活之外,惟心仪弘一的高标静净,室内张挂法师所书“宁静致远”小横幅及一对联,终日为伴,游心象外,艺境臻于自然。略举四端:

      (一)仿作。《惠山夜泛》《古城河口号》《黄山汤池》《山水团扇》,系仿石涛、梅清、文徵明作品,后三件是在教室为学生示范而作,章法同而笔情墨趣迥然出于自家。

      《惠山》端重浑厚,颇承接深远,烟岚远山一气充沛,落笔落墨,沉着痛快,真大手笔;《古城河》笔致墨法,磊磊落落,沉凝中寓爽朗;《汤池》则圆劲秀穆,洗尽纵横习气,笔墨精神,都不让原作,或有过之。

      (二)写生。近代山水写生,我得三家。李可染先生写境,沁人心脾,开时代之新风。傅抱石先生大笔点染,粗中有细,小中见大,豪气慑人。顾先生则变化多端:《金山采石矿工地》繁复周密,清润高华,如良玉生烟;《芦茨写生》含滋蕴彩,风神凝远,至简笔如《芦茨头》《钓台小景》《江边》,独得简贵,南田所谓“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环翠黛,敛容而退”,骨格精练,纵横入于幽淡。

      (三)近代写黄山,卓然者二家:宾虹先生浑厚华滋,离形得神,不待多言矣;坤伯先生游心鸿蒙,“回到创作手段的根源上去”([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意到笔随,不在似不在不似,只觉黄山理当如是。历落尽致的迎客松,峰峦层叠的北海,清润华秀的耕云峰,以及云海之浩荡、屯聚,不过先生之所乘所驱,岂复与论法式及巧拙哉!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刘熙载曰:“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艺概》)悟此二语,可以观先生笔下之黄山。

      (四)坤伯先生晚年患中风,极少言谈,论画只许一“厚”字。喜龚半千之积墨与吕半隐(潜)之善画空处,画不择笔,各极其趣,骨力充盈,至于潜伏不露,不见烂漫之迹。《富春雾霭》破锋使转,风度洒落,如太白所云“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雁荡天柱峰》从容落墨,运笔翻旋回带,紧严通脱,丘无多,浑灏幽深,清淳圆融,可与石田《雨意山水》并驾。先生擅擦法。擦笔盛于元季,清王原祁为极致,所谓活脱松秀,元气浑沦。先生以取清空,令林峦氤氲之气、苍翠之风,千岩万壑不能过,如《回望天都》《黄山玉柱峰》之沉厚而疏宕高渺,恐半千起而见之,翻觉己作层层积染,用力太过。

      顾坤伯先生1961年得病,1970年去世,享年六十又六,作品遂少,但艺术的高度不因量少而损减。即上述所举之十余幅,戛戛独造,亦可以傲视画坛矣。脱尘境而与天游,无意为佳,“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清静淡远,纯穆自然的品格,必将被愈来愈多的具眼者所赏识。

      (全文有删减)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上海 艺术 美术 上海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6(s)   7 queries